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千秋公益 平台首页 公益动态 查看内容

河南农大与安徽大董村联合开展“凤还巢”等志愿服务活动

2024-8-7 17:49 展现量: 164 责任编辑:仁心领航 通讯员:雷梦怡 来自: 安徽工人日报

2024年7月4日至10日,河南农业大学“仁心领航,慧心守望”志愿服务队在安徽省界首市邴集乡大董村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且意义深远的实践活动,包括“2024年关爱行动‘七彩假期’”“自讨苦吃担使命农林报国当先锋”以 ...

 2024年7月4日至10日,河南农业大学“仁心领航,慧心守望”志愿服务队在安徽省界首市邴集乡大董村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且意义深远的实践活动,包括“2024年关爱行动‘七彩假期’”“自讨苦吃担使命农林报国当先锋”以及“以青春之名行文明之旅”。

七彩假期”:为留守儿童点亮希望之光

河南农业大学“仁心领航,慧心守望”志愿服务队、湖北大学星星支教队、哈尔滨师范大学“七彩筑·点亮未来”志愿服务队创新性联合组成“七彩筑·点亮未来”志愿服务队,三校三队三地共同开展“七彩假期”,为留守儿童点亮七彩假期

在大董村村民委员会院内,志愿服务队开启了“七彩假期”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活动前两天,队长和队员们便提前到达大董村,积极与村委会沟通协调,精心打扫和布置活动场地,准备教学用具和课程资料,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活动首日,志愿者们按照精心准备的课程表为留守学生开启了知识与欢乐交织的一天。早上,志愿者们为村里的留守学生们耐心辅导语文和数学作业。他们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难题,孩子们在志愿者们的悉心指导下,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图1 陈思彤志愿者辅导作业的场景 (陈心语 摄)

上午的最后一节课是充满魅力的书法课,孩子们在老师的生动示范和耐心引导下,学习硬笔书法的简易教程。他们一笔一划,认真书写,感受着汉字的独特韵味。课间休息时,志愿者们还为学生们准备了轻松有趣的小游戏,如猜谜语、接力比赛等,让孩子们在欢笑中放松身心,增进彼此的友谊。

图2 孩子们在课间玩游戏的欢快场景(陈思彤 摄)

下午,志愿者们通过趣味横生的手工制作、科学实验、美术课等环节,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扇探索世界的新窗口。手工制作课上,孩子们用彩色纸张折出各种可爱的动物和花朵;科学实验课上,孩子们亲眼见证了化学反应的奇妙;美术课上,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出心中的美好世界。

图3 孩子们的美术作品 (雷梦怡 摄)

新的一天在宁静的村民委员会中拉开序幕,悦耳的读书声此起彼伏。第一节的朗读课上,老师亲切地引导着孩子们,他们齐声朗读《白杨礼赞》,那稚嫩而坚定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对白杨精神的敬仰,也在抒发着自己内心的坚韧与不屈。

随后的第三节手工课,则让孩子们的心灵手巧得到了充分展示。他们灵巧地折纸,制作出一个个可爱的小扇子、活泼的小青蛙等作品,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丰富了课余生活。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和满足的笑容,手中的作品仿佛是他们成长的勋章。

下午,孩子们不仅在科学课上目睹了科学原理的神奇魅力,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还在庄重的历史课上,老师为孩子们展示了详尽的思维导图,帮助他们构建起清晰的历史脉络,逐一介绍了各个重大历史事件,其中特别强调了南京大屠杀这一悲惨历史,旨在教导孩子们铭记这段国耻,不忘历史,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志愿者们为孩子们带来了更加丰富多样的课程。除了辅导语数英等学科的课业外,还开展了日语课、音乐课、电影鉴赏等兴趣教学,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新知。在日语课上,日语老师用音乐和动漫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到日语在网络生活中的常见应用。从五十音图的发音到基本的日常用语,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眼中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图4 日语课上孩子们积极互动 (裴梦怡 摄)

这让孩子体验了中西文化相结合的美妙。到了下午,音乐课更是将气氛推上了高潮,音乐老师带领大家高声唱起了“我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我要做革命的接班人……”,歌词中蕴含着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孩子们清澈的眼眸中闪耀着光芒,此次的音乐课不仅是红歌的传唱,也是对留守儿童的爱国教育,更是对其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树立。

7月9日,曙光初照的清晨,充满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上午,从屈辱不堪的鸦片战争,到不屈不挠的抗日战争,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高速发展,志愿者为孩子们上了一节生动形象的历史课。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珍贵的历史影像,孩子们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着国家的兴衰荣辱,明白了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随后,为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保障他们的心理健康,志愿者们和孩子一起做了一些巧妙的心理游戏。通过这些游戏,孩子们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如何应对挫折和压力。同时,通过老师讲解与观看视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心理辅导,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常见的心理问题。

 5 孩子们心理游戏的欢乐场景 (裴梦怡 摄)

下午,志愿者们带领孩子进行趣味手工课,心灵手巧的老师带他们编织出各种各样的气球形状,孩子们不亦乐乎。在这几天的课余时间,志愿者们对儿童在村子里和学校中受到的关爱保护以及具体政策为主题进行调研。

 6 志愿者进行调研的画面 (裴梦怡 摄)

“文明旅游”:传递文明理念,守护乡村文明

所属河南农业大学的五支团队"仁心领航,慧心守望"志愿服务队、”红星照耀山谷“志愿服务队、豫乡文化使者队、“‘河’我们一起,共赴母亲河”志愿服务队和焦桐新叶古韵新风”文明实践团强强联合,组成”古韵红途“豫”践文明”使者团,点亮大学生文明旅游之光

志愿服务队在大董村开展了“以青春之名、行文明之旅”活动。

志愿者们首先从“垃圾分类”到“不文明的行为”进行详细解说,通过生动的图片、视频和实际案例,让孩子们深刻认识到“文明”的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积极发言,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不文明现象,并纷纷表示要改正这些行为。接着,志愿者引导孩子们写下自己对“文明之旅”的建议。孩子们认真思考,一笔一划地写下:“不要乱扔垃圾”“不浪费电、食物”“要垃圾分类”“要关闭水龙头”“要关门”“尊重当地的文化,不能破坏他们的文化”“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不随地乱扔垃圾”“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能闯红灯”“不能从高处扔东西”“别人不同意的地方,不能乱涂乱画”……这些简单而真挚的建议,展现了孩子们对文明的向往和追求。

建议过后,大家也一起许下承诺,约定“践行文明之约”,用实际行动为文明乡村贡献力量。

图 7 大家也一起许下“文明”承诺(雷梦怡 摄)

随后,志愿者们深入村民当中,与当地村民进行面对面交谈。他们走进农户家中,与村民们亲切交流,了解大董村从“空壳村”到“十强村”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村民们热情地讲述着村子的发展故事,分享着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志愿者们认真倾听,记录下每一个重要的信息和观点。在交流过程中,志愿者们还积极向村民宣传“乡村文明”的重要性,倡导大家共同维护乡村的美好环境和和谐氛围。

而后,在大董村广场的一侧墙上,志愿者们发现了独属于大董村的文明民约。这份民约虽然简短,但却凝聚了大董村世世代代的智慧和传承。志愿者们向当时正在看“民约”的老奶奶进行了询问和了解,老奶奶耐心地为他们解读每一条民约背后的故事和意义。每一个民约都那么的简单,却代表了大董村世世代代的“文明”的结晶。这让志愿者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乡村文明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也更加坚定了他们守护乡村文明的信念。

此外,志愿者们还分别对大董村书记和驻村干部进行采访,从他们的视角看到不一样的文明之光、文明之行、文明之路。书记和驻村干部详细介绍了村子在发展过程中为推动文明建设所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同时也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采访大董村书记的画面

此次活动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村民的热烈欢迎与支持,不仅加深了大学生对农村现状的理解,也激发了他们服务社会的责任感。也让他们在学习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和自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孩子们带去了知识和快乐,也为他们的心灵播下了“文明”的种子。未来,更多的“文明之旅”活动还将继续开展,让文明的接力棒在乡村间传递,让每一个儿童都能感受到文明的魅力和重要性,让每一个乡村都绽放属于它的文明之光。

农林报国:探索发展之路,助力乡村振兴

志愿服务队深入调研大董村从“空壳村”到“十强村”的发展历程。

在大董村的课堂上,志愿者围绕“绿色思想润心,建设美丽中国”开展了精彩的理论宣讲。他们通过精心准备的资料、生动的示例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阐释“美丽中国”的内涵。从生态环境的保护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孩子们专注倾听,积极回应,心中逐渐种下“美丽”的种子。课堂上充满着欢声笑语,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容和对知识的渴望,让整个空间都洋溢着温暖与希望。

图9 贾玉洁老师以对话形式激发孩子们对“美丽中国”的思考

志愿者们来到大董村后,积极与当地村民交流。他们走进村民的家中、田间地头,倾听村民讲述村子从“空壳村”到“十强村”的巨大转变。村民们兴奋地分享着道路的拓宽、新房的建设、产业的兴起等变化,也提及了对未来农业技术提升、农产品销售渠道拓展等方面的期待。志愿者们认真记录,这些真实的声音为后续的调研提供了宝贵的方向。在交流过程中,志愿者们还感受到了村民们之间淳朴的邻里情谊,大家互帮互助,共同为美好生活努力的精神令人动容。

 10 志愿服务队对村民进行询问和采访 (刘文轩 摄)

随后,志愿者们在村书记的引领下,实地探访了大董村的蛋鸡养殖基地。现代化的鸡舍里,一只只健康的蛋鸡咯咯叫着。养殖场负责人热情地介绍,产业升级带来了产量的增加和品质的提升,先进的养殖设备和科学技术不仅降低了成本,还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志愿者们仔细观察设备运行,学习养殖知识。在这里,大家不仅看到了产业的发展,还体会到了村民们勤劳致富的决心。

 11鸡场负责人仔细向大学生讲解鸡场细节 (刘文轩 摄)

告别蛋鸡养殖基地,志愿者们来到了肉鸭养殖基地。鸭舍内,肥壮的肉鸭活力满满。负责人详细讲解了饲料的选择、生长周期的特点和养殖过程中的关键要点,还对比了肉鸭与蛋鸡养殖的差异,以及机械化养殖的优势。基地里,工作人员们熟练的操作和专注的神情,展现出他们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与执着。

 12 肉鸭养殖的热闹场景 (刘文轩 摄)

接着,志愿者们走进了大棚蔬菜基地。一个个大棚里,各类新鲜蔬菜生机勃勃。种植人员分享了种植的艰辛与收获,从品种选育到病虫害防治,每一个环节都饱含着智慧和汗水。大棚之间,偶尔传来村民们互相问候的声音,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

调研结束后,志愿者们与大董村书记和驻村干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书记和驻村干部详细阐述了“十强村”的标准和大董村的发展规划,同时也坦言劳动力短缺是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志愿者们从农林专业角度出发,提出了吸引人才回流、发展特色农业、加强农业产业化等建议,共同探讨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交流中,大家还谈到了大董村的传统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如何在发展中传承和弘扬这些宝贵的人文财富成为了讨论的热点。

此次活动让志愿者们深刻了解了农村的现状和需求,增强了他们服务农村、助力乡村振兴的决心。未来,他们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为农村发展贡献力量。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这是青年志愿者在大董村的最后一天。有的孩子们给志愿者们写下不舍的语句,有的给志愿者们绘出惜别的画图,

 13 孩子们给哥哥姐姐写的信1(雷梦怡 摄)

 1孩子们给哥哥姐姐写的信2(雷梦怡 摄)

他们的挽留就是对志愿服务的最大肯定,孩子们脸上绽放的笑容,也是志愿服务最大的成就。最后,志愿者与孩子和村干部一起合影留念,“三下乡”活动圆满结束。

 15 大合影 (刘文轩 摄)

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孩子们带去了知识和快乐,也为他们的心灵播下了希望的种子。在大董村的这些日子里,志愿者们对社会的概念、心态和能力也逐渐发生变化,从中领悟到一个作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相信这份爱与关怀将会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最坚实的支撑。未来,更多的“三下乡”活动还将继续开展,让爱的接力棒在乡村间传递,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让每一个乡村都绽放属于它的光芒。

(河南农业大学“仁心领航,慧心守望”志愿服务队队员:雷梦怡裴梦怡陈思彤陈心语刘文轩贾玉洁周宸霖;指导老师:杨航老师)

河南农业大学雷梦怡

微信扫描识别,阅读更方便^_^


来自: 安徽工人日报 责任编辑:仁心领航 通讯员:雷梦怡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送小红花